南方周末-新闻

  Back to RSSHub
互网联银行十年样本价值:首贷小微客户进入央行征信
截至2024年末,网商银行新发贷款客户中经营性贷款首贷户年平均比例超过80%。这些数据进入了央行征信。
“仅凭借一些收入数据,刻画的维度很少,对客户的判断是不准确的。”
应用AI技术对科技产业链进行刻画,知道这些客户归属在哪个产业链上,对客户做更深度的刻画,并据此判断对客户的贷款定价及额度。

责任编辑:丰雨

作为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一环,首批经原中国银保监会批准设立的民营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下称微众银行)和浙江网商银行(下称网商银行)相继于2014年和2015年陆续开业。至今,两家银行相继迎来成立十周年。

十年之间,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资产规模和营收之和均分别超过19家民营银行对应指标总和半壁江山,强势盘踞头部阵营。不仅因为主要业务指标“遥遥领先”而备受关注,两家银行更因互联网基因和聚焦于个人和小微企业而成为各界观察和研究的样本:互联网银行如何利用互联网及前沿技术实现金融数字化,进而突破普惠金融和科技金融的风险定价困境。两家银行净息差和不良率的曲线亦成为学界和业界的研究对象。前沿技术是否帮助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更好地规避风险?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对比发现,网商银行资产规模仅次于微众银行。较之微众银行以腾讯社交生态为根基,核心产品主要服务个人客户,网商银行服务的客群则均为小微企业。截至2024年末,网商银行累计服务小微客户超6800万,新发贷款客户中经营性贷款首贷户年平均比例超过80%。这些首贷客户曾是央行征信中的空白。换言之,网商银行对普惠金融研究有着特殊样本价值。

在网商银行成立十周年之际,2025年6月2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未来五年普惠金融的优化提升路线图。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为此专访网商银行行长冯亮。

(图为网商银行行长冯亮)

首贷户年均超八成,进入央行征信

南方周末:作为民营银行的一员,你如何看待过去十年民营银行与民营企业的关系?

冯亮:以网商银行为例,网商银行服务的绝大部分客户都是民营小微企业客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促进了民营经济发展。当然,网商银行也是民营银行的一员,作为一个实践者,从小到大,不管是从业务规模、服务的客户体量等都在变大,它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发展。

南方周末:首贷户有多少?这对央行征信的价值有何体现?

冯亮:从网商银行的实践来看,不论是互联网信贷还是科技手段,它都有很强的溢出效应。截至2024年末,网商银行累计服务小微客户超6800万,新发贷款客户中经营性贷款首贷户年平均比例超过80%。亦就是说,我们服务的绝大部分客户都是经营贷款的首贷用户。我们服务之后,再把这些数据分享出来,进入到央行征信。这对整个行业也有促进作用。

一个事情从小到大,有一个慢慢的成长过程。从网商银行的业务发展来讲,最开始几年,集中用某一个产品服务某一群人。具体来说,就是用贷款服务电商。随着客群逐步扩大,银行提供的服务品类也越来越多,原来只有贷款,现在除了贷款以外还有理财和资金管理,和一些类似于支付结算的服务。

“还原符合客户真实需求的服务场景”

南方周末:2024年财报显示,网商银行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在总营收中占比提高。近年大力拓展综合金融服务是网商银行的一个战略?借此对冲息差收窄带来的经营压力?

冯亮:占比高其实是根据客户需求决定的。银行不可能在客户不需要贷款的时候推荐贷款,这是反人性的。从经营的角度来讲,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其实更可以熨平周期波动带来的影响。客户有有钱的时候,也有缺钱的时候。银行之前只通过贷款服务客户缺钱的时候,但现在也可以用其他金融产品服务客户有钱的时候。这样就可以平滑掉周期波动,在不同的时候都有钱可赚。

事实上,从客户角度来看,所谓贷款和非贷款业务,也不是对立起来的,没有哪一个企业说我今天只需要借钱,我没有流动资金,不太可能。从银行的角度,贷款是贷款,合同是合同。但对客户来说,无论是贷款还是合同,真实的需求是做好他的生意。银行要做的就是还原符合客户真实需求的服务场景,将产品和服务一并交付。

南方周末:客观上,这么做既顺应了客户需求,又平滑掉网商银行的周期波动。你预计今年净息差是否仍有下行压力?

冯亮:我觉得,今年银行业净息差出现阶段性下降是正常现象。首先这与利率下行期信贷重新定价有关。此外,相比于贷款价格,存款重新定价的速度要慢一些,需要一段时间达到平衡。

探索“AI  CFO”模式

南方周末:数字金融正成为一种行业趋势。作为一家科技银行,网商银行AI 应用在客户服务、风险评估和产品创新等方面有哪些新探索?

冯亮:目前网商银行内部的AI技术已全面赋能风控、信贷审批、营销和数据分析等多个环节。

以信贷审批为例,信贷的核心其实就是在做风控。我们原来有很多客户服务不了,或者很难给到他更好的服务。仅凭借一些收入数据,刻画的维度很少,对他的判断是不准确的。网商银行的“百灵系统”可实现AI交互式自证,让小微客户自助上传提供合同、账单、流水、发票、门店照片和卡车照片等各类材料。当这些资料慢慢变得更丰富、更准的时候,可以给他提供更好的信贷额度和更好的价格,这就是AI带来的服务提升。

南方周末:可以预判企业现金流情况,进而为其定制产品?

冯亮:网商银行还有个“布谷鸟”普惠理财系统,可以通过对客户的资金流进行预测。比如电商企业,7月、8月它需要贷款融资,到了“双11”之后,大量现金流回来。我们持续用大模型来预测客户资金流的情况,它到底什么时候有钱,这个钱可以给它放多久。我们根据这个预测,跟银行理财子公司合作,为客户设计符合其资金申赎需求的理财产品。既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又提高了理财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提高产品收益率。目前网商银行跟23家理财子公司都建立了合作,管理的客户资产规模(含存款和理财产品)超过1万亿元。

南方周末:这么说,AI 银行已经到来?

冯亮:网商银行正在探索“AI CFO”模式,目标是打造AI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经营分析及决策等深度金融服务。在这套模式下,客户享受到的是“产品+服务”。以“AI票据管家”为例,银行不仅提供票据贴现产品,还会告诉它什么时候贴现是更合算的,这个票据有没有瑕疵等。这种模式相当于突破了金融和经营的边界,不仅解决了客户的金融问题,还能解决经营相关的问题。此外,“AI招投标助手”还能协助客户找投标项目、写投标文书,起草合同以及提供信贷等多项功能。

“用AI刻画科技产业链”

南方周末:科技金融现在是各家银行正在想方设法突破的领域,因为早期和成长期的科技企业与商业银行传统的债权融资逻辑不吻合。网商银行服务的小微企业里应有不少科技企业。如何提供区别于传统的产品?

冯亮:目前各家银行在科技金融领域有不同的做法,有的是通过投贷联动,有的是设立专门的支行和团队,都很有特色。网商银行的做法是结合产业链的模式来做科技金融,就是应用AI技术对产业链进行刻画,让我们知道这些客户归属在哪个产业链上,它服务的上下游是什么。当这个客户在某一个领域里有很强的科技属性,比如它的专利,过往在这方面的经营效果和情况,我们会把它叠加在一起,对客户做更深度的刻画,并据此判断对客户的贷款定价及额度。

南方周末:目前网商银行搭建了多少这样的产业链图谱?

冯亮:网商银行“大雁”系统已通过大模型搭建了汽车、医疗、建筑、通信等9条产业链图谱,可以对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的经营身份、产业链所处位置、产品技术属性及与链主企业的关系层级等要素进行定位。

南方周末:通过这样的模式服务了多少科技小微企业?

冯亮:目前网商银行服务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约在五十余万户,授信金额超千亿元。但总的来说没有做头部的科技企业,企业的体量都比较小。

                                        (实习生何家伊、苏美善对本文亦有贡献)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Posted on 2 July 2025 | 3:00 am
山村“香帅”的富民小目标
刚开始推广沉香树时,村里质疑声可不少。为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他们加大沉香种植宣传,号召村干部、党员、退役军人带头种植。
“兵支书”谢培君的计划很大,想法很多,干劲很足。他说,要抓住沉香这棵“致富树”,发展产业、留住人才,这样村子才能长久保持“强村富民”。
市场上的沉香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出现了沉香茶叶、沉香精油、沉香肥皂、沉香香水等诸多创新品类,把沉香的路子越拓越宽。

发自:茂名

责任编辑:姚忆江

“兵支书”谢培君的计划很大,想法很多,干劲很足。图/毛淑杰

“兵支书”谢培君的计划很大,想法很多,干劲很足。图/毛淑杰

2025年6月,今年第一号台风“蝴蝶”袭向广东。

茂名市观珠镇合利村村民微信群里,“兵支书”谢培君多次发出通知,提醒村民给沉香树剪枝。“一棵树价值几千块,不剪枝容易被风刮倒,几年的心血就白废了。”

2007-2009年,谢培君在广东佛山某武警消防支队服役,经常出入危险的火场。如今,他是合利村的“兵支书”,身兼“林长、河长、田长”多责,林间地头常常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谢培君将军人的雷厉风行带入基层工作。担任“兵支书”后,他常对村民说:“在部队,我们守护人民安全;在村里,我们守护乡亲们的生计。”

自2020年底被推选为村支书以来,谢培君带领村民发展沉香产业,截至目前合利村沉香种植超过200万棵,面积达七千余亩。这成了村民的“绿色银行”。

除了原材料交易,村民还自发办起了加工厂,做沉香佛珠、线香等批发生意;更有大学生回村做起了电商直播,打造高品质“村委严选”。谢培君说,截至2023年底,合利村沉香产业链价值已超过1亿元。

在观珠镇沉香产业各个链条上,活跃着三百多名退役军人,其中有十多人肩挑“兵支书”一职,成为乡村振兴“领头雁”。

这背后,得益于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近年来大力实施“兵支书”培育工程,积极推动优秀退役军人进入基层治理“主战场”。

“广东有近百万退役军人党员。全省通过发挥‘党员+退役军人’双重身份的最大能量,推动退役军人在‘百千万工程’中勇挑重担。”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厅长王创说。

“几乎每家都种香”

为了防台风,香农杨伟华天刚亮就上山给沉香树剪枝。图/毛淑杰

为了防台风,香农杨伟华天刚亮就上山给沉香树剪枝。图/毛淑杰

吃过午饭,谢培君走上村委会后山,这里种着数千株奇楠沉香树。

“午后太阳毒,戴上帽子防暑。”作为村里的“三长”,谢培君每月都需巡山、巡河、巡田多次,皮肤早已被晒得黝黑。山里天气多变,时而风雨大作,时而烈日炎炎。他的办公室里常备着几顶草帽,以备外出不时之需。

林子深处,香农杨伟华头戴草帽,正在顶着烈日剪枝。一把鹰钩钳,一把高脚木凳,上面剪枝声咔咔作响,枝叶应声簌簌落地。谢培君走过去打招呼,“老杨中午也不休息啊?”

为了防台风,杨伟华天刚亮就上山给沉香剪枝,一个上午剪了大约几百株。“剪下的枝叶不需要专门清理,留着还能给土地当肥料。”

沉香树是一种绿色小乔木,树干显灰,枝叶繁密。成年的沉香树可以达十几米高,蔚然成林,行走林间,枝叶沙沙作响,飘着一股淡淡的清香。

很多沉香树干上钻有一排排圆孔,约指甲盖大小,从树顶到树根,均匀分布。这是香农为促进沉香树“结香”而专门钻出的小洞。钻孔后的沉香树抗风能力变弱,每逢台风天气就要格外关照。

杨伟华选了一棵小臂粗的沉香树,拿起随身带的锋利小刀,刷刷挖出了一道两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Posted on 2 July 2025 | 1:00 am
70后“兵支书”和他的村:从“破产魔咒”到八千万鳗鱼生意
这片曾让其他水产绝收的酸性土地,其“咸淡适中”的特性,反而意外地契合了鳗鱼的生长密码。
在广东的乡村基层,像何建勇这样从军营走向田野的“兵支书”“兵委员”们,成了村里离不开的人。
村干部跑得勤了,村民心气也顺了。这正是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近年来引导“兵支书”“兵委员”发挥带头作用,专攻乡亲们最愁的急事难事的具体体现。

发自:珠海

责任编辑:姚忆江

凌晨4点,珠海乾务镇湾口村,鳗鱼塘边的手电光束准时亮起。

养殖户游垂明裹紧雨衣,雨靴踏过泥泞的土路,目光所及之处,风雨渐急,增氧机搅动的水花声,夹杂在台风“蝴蝶”带来的雷雨声中。

这是每年台风登陆前的固定场景。游垂明会带人加固增氧机。一旦断电停氧,超过一小时,百万鳗鱼便将翻白浮起。

“你想破产,就去做水产。”这句湾口村的老话,曾刻在许多村民心头。

此时,村党群服务中心的灯也亮了。“兵支书”何建勇迅速召集一支应急小队,分头奔向村里的鳗鱼场。

白天,他站在塘边,弯腰掬起一捧水,“你看这水质。”他向南方周末记者展示,“这是养鳗鱼的天赐之地。”

昔日无人问津的荒地如今被争相承包,连片鱼塘在阳光下翻涌银浪。高品质的鳗鱼赢得了挑剔的日本市场,土地租金也水涨船高。

新养殖户慕名而来选址勘塘,然而,这位土生土长的退役老兵,心底始终压着一块石头。

“缺个深加工厂!”何建勇眉头紧锁。

村里的鳗鱼产业卡在了产业链中游。尽管有可观的养殖规模,但附加值高的深加工厂,却没在本村落地。

“好比被人扼住了咽喉,”他做了个手势,“产业链不齐全,终究受制于人。”

“魔咒”

这片曾让其他水产绝收的酸性土地,其“咸淡适中”的特性,反而意外地契合了鳗鱼的生长密码。(何建勇供图)

生于1970年代的何建勇,关于湾口村的童年底色,是灰扑扑的杂沓与窘迫。

“那时村子乱,房子也破。”他回忆。甘蔗和水稻,曾是这片土地赖以为生的命脉。寻常人家守着十来亩甘蔗地。

作为家中长子,底下还有弟妹。父母靠着种甘蔗的微薄收入,硬是撑起了三兄妹的吃穿用度与学费。1990年代,湾口甘蔗渐有名气,日子才稍见起色。

形势在2006年急转直下。国际糖价持续低迷,本地糖厂接连倒闭,甘蔗利润一落千丈。

村民纷纷转种香蕉,却跌入更深的泥淖——每年台风总在收获季精准“光顾”,成片蕉林被刮倒,心血付诸东流。

“白忙一场”成了村民的口头禅。

2012年,一位浙江养殖户来到村里。他租地试养对虾,竟培育出“品相好、肉质嫩”的成品,销路大开。消息传开,浙商蜂拥而至。

然而,繁荣如泡沫,湾口村的咸淡水盐度偏高,导致虾蜕壳缓慢、壳质变硬,养殖户难以长期维系。

“第一年小车扎堆,第二年就稀了,第三年,人影都找不见!”何建勇唏嘘,“亏惨了,全跑了。”不少人甚至欠着地租偷偷溜走,留下一池狼藉。

水产养殖的惨痛教训,让村里年轻人宁可进城“拧螺丝”,也不愿再务农。

彼时,已是村干部的何建勇,常带队四处考察,为湾口村寻觅生路。无奈项目更迭,养殖户如走马灯般换了一茬又一茬。

转机,终于在2016年浮现。

福建养殖户林茂灯带着海产经验来到广东。他先在广州番禺养鳗,听说珠海乾务镇水土更佳,多次考察后,选定在湾口村落脚。

鳗鱼对水质极为挑剔,而广东丰沛的雨量、充足的光照、稳定的水体与适宜的土壤酸碱度,恰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018年前后,目睹湾口村水土之利的福建同乡纷至沓来。

“如今乾务镇二十多家养殖户,都是跟着林茂灯过来的。”何建勇成了关键的牵线人,为问询者介绍可用地块。

鳗鱼产业渐成气候,土地价格也应声而涨。鱼塘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Posted on 1 July 2025 | 11:00 pm
善择ESG风险跟踪第91期|126家公司暴露ESG风险,安克创新全球召回186万台充电宝

责任编辑:胡启元

2025年6月第4周,126家上市公司曝光风险事件145起,风险指数72.70,其中治理风险占47.1%,环境风险占26.1%,社会风险占26.8%。建投能源、晨鸣纸业、安克创新、万里股份、东宝生物、大众交通、澄星股份、万年青、中国能建、唯品会ESG风险级别达到II级。建投能源旗下公司因环境违法被重罚、安克创新全球召回186万台充电宝等重大风险事件值得关注。 

建投能源旗下冀建投寿阳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因环境违法行为收到晋中市生态环境局62.4万元罚单,这一事件凸显了部分企业在环境合规方面的疏漏,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也给企业自身带来了声誉损失与经济处罚。

安克创新全球召回186万台充电宝的事件,是本期风险跟踪的焦点。民航局6月28日新规,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这一举措折射出充电宝行业存在的质量隐患问题。

安克创新官网显示,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营收规模最大的全球化消费电子品牌企业之一,专注于智能配件和智能硬件的设计、研发和销售。2020年安克创新登陆创业板。然而,此次大规模召回事件却让这家明星企业陷入舆论漩涡。

6月13日,安克创新率先在美国宣布召回115万台充电宝,紧接着又宣布召回71.3万台问题充电宝,前后两次累计召回数量高达186万台。此前,罗马仕也召回49万余件移动电源产品。

中国作为充电宝生产和消费大国,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庞大的市场需求吸引了众多企业入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企业若不能平衡好成本控制与质量保障之间的关系,很容易陷入风险困境。由于行业“内卷”严重,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不断压低产品价格。价格战的恶性竞争导致供应链为了维持利润空间,不得不降低成本,从而使得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值得注意的是,安克创新高管多次强调公司专注于研发、品牌和销售,不涉及制造环节,试图将自身定位为“微笑曲线”两端的企业。然而,此次召回事件却暴露出即便不直接参与制造,在供应链管理上若存在漏洞,同样会引发严重的质量危机和社会风险。

从ESG视角来看,劣质电芯的泛滥使用,本质上是供应链监管体系失效的具象化呈现。


安克创新《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板块理念

安克创新的召回事件不仅影响了企业自身的社会形象和品牌声誉,还可能引发消费者对整个充电宝行业的信任危机。同时,大规模召回意味着资源的浪费,即便企业采取环保回收方案,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拆解环节的能源消耗,也与安克创新在今年4月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承诺的绿色供应链等目标形成尖锐矛盾。而在治理层面,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不足,反映出其内部治理体系可能存在缺陷。

此次事件为企业和行业敲响了一记警钟。在召回事件爆发前,不少产品在市场上已悄然出现多起消费者反馈的异常状况,如充电时充电宝过热、充电效率骤降等问题。然而,相关企业似乎并未及时深入排查根源,反映出其在日常产品质量监测与风险预警机制上的漏洞。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企业必须高度重视ESG管理。要加强供应链管控,建立严格的供应商准入标准和监督机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审核评估,确保原材料和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确保产品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符合监管标准。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Posted on 1 July 2025 | 9:00 am
尼泊尔“复辟”背后的玄机
这场以“恢复君主制度”为名的游行,并非孤立事件,自2008年君主制被废除以来的17年间,类似活动已反复上演,看似荒诞的“复辟”闹剧背后,是尼泊尔民主转型过程中深刻的内部矛盾和长期存在的印度影响。
尼泊尔的“复辟”表面上来看是一次制度上的倒退,实际上则是民众对现实政治的深度失望所引发的反叛,是对主流政党和政客们的彻底幻灭。
“复辟”作为一种政治动员形式,可能不会就此终结,反而将长期存在于尼泊尔政治光谱的边缘。

责任编辑:姚忆江

2025年5月底,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再次爆发要求恢复君主制的游行,数千名支持者高呼“迎回国王”、“恢复荣耀”的口号。

而在该运动3月份的游行中,激进分子甚至点燃了建筑物,造成一名抗议者和一名现场报道的记者不幸丧生。这场以“恢复君主制度”为名的游行,并非孤立事件,自2008年君主制被废除以来的17年间,类似活动已反复上演,且规模与组织性日益增强。看似荒诞的“复辟”闹剧背后,是尼泊尔民主转型过程中深刻的内部矛盾和长期存在的印度影响。

当地时间2025年3月28日,尼泊尔加德满都,支持君主制的抗议者与警察发生冲突。图/视觉中国

谁在支持“复辟”?

尼泊尔的政治光谱极为破碎,左翼与右翼阵营分裂,地方族群政党与全国性政党角力,而以前王室为核心的保守势力也一直在蛰伏等待时机。

此次游行的直接组织者“恢复君主制联合人民运动委员会”,其核心支撑正是尼泊尔政坛的老牌右翼政党——民族民主党(RPP)。该党由前王室时代的统治精英、传统贵族、山区高种姓精英及军警系统既得利益集团构成,其党章明确主张“恢复印度教国教地位与君主立宪制”,堪称前朝遗老的意识形态堡垒。他们利用遍布乡村的印度教寺庙网络和残余的长老体系(潘查亚特Panchayat)进行动员,将君主制包装为“秩序与传统价值的守护者”。

这一轮“复辟”运动表面上的两位领袖极具代表性,是尼泊尔机会主义者的典型。一位是以“爱国商人”自居的医疗大亨杜尔加·普拉赛(Durga Prasai),其名下的私立医院因高价盘剥患者而屡遭诟病。尼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Posted on 1 July 2025 | 8:00 am
浙大之外无名校?经济大省的高教突围
作为中国经济第四大省的浙江却是“高教洼地”。省内流传着一种说法——浙江只有两类大学:一类是浙江大学,一类是其他大学。
“教育是一件长期主义的事,试图要揠苗助长或是抱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兑现心态,教育一定会走弯路。”罗卫东说。他打了个比方,高等教育是一大片森林,不能全是一棵树的样子,“丰富的多样性才能保证教育的健康演化”。

发自:浙江杭州、湖州

责任编辑:钱炜

2025年5月19日,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校园的路灯杆上挂满了“奋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宣传牌。(南方周末记者杜寒三/图)

2025年5月19日,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校园的路灯杆上挂满了“奋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宣传牌。(南方周末记者杜寒三/图)


这个夏天,浙江工业大学朝晖、屏峰和莫干山三个校区的路灯杆上都挂满了宣传牌:“一流眼光、一流理念、一流举措”“奋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这所大学正在为两年后通过“双一流”评选而努力。用校长高翔的话来说,浙工大是“双一流196工程”中唯一一所省里提出“世界一流”目标的省属高校,“感觉压力巨大”。

进入到“双一流”建设名单,是诸多中国高校孜孜以求的目标。而“双一流196工程”是浙江于2023年初提出的。“196”里的“1”,指的是到2027年,浙江大学不断接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9”是指浙江工业大学等9所左右省内高校进入全国一流行列,“6”指的是全国一流学科总数达到60个以上。

浙江对高水平大学的渴望,源于自身长期处于“高教洼地”的尴尬:作为中国经济第四大省,浙江仅有浙江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美术学院3所“双一流”高校,这个数字,在全国省级行政区中位列10名开外。而在“双一流”建设之前,整个浙江省只有一所985高校。

尽管浙江拥有23个“一流学科”,总数居全国第5,但其中21个学科都在浙江大学,以至于省内流传着一种说法——浙江只有两类大学:一类是浙江大学,一类是其他大学。

为改变省内高教“一强多弱”的局面,浙江已筹划多年。早在2007年,浙江就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高教强省。2018年,官方表述中将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推迟到了2022年。三年后,在《浙江省高等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中,这一时间节点又变成了2025年。而除了部署有希望的省属高校,浙江还发力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比如2018年成立如今已羽翼渐丰的西湖大学、2025年首次招生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和尚在酝酿期的钱塘大学。

一位浙江高教系统人士透露,新的省委书记在2022年底上任后不久便指出,浙江高等教育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匹配。这一次,浙江在高教上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力。

集中力量办大事

在多位浙江高教界人士看来,浙工大的化学工程与技术、温州医科大学的药学学科最有希望冲击本轮“双一流”。

由浙工大牵头的绿色化学合成与转化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今年刚刚获批。2025年5月19日,浙工大化学工程学院该实验室门口,旧的牌子还没来得及更换。不远处的一间实验室,门上贴着对联“文章投哪哪都要,数据分析好到爆”。

“过去总想着能不能在国家级人才,尤其是本校培养的院士数量上有突破。”一位接近浙工大发展规划处的人士说,但努力了半天,这事也没能成功。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翔就任校长后,整合校内外资源,将努力的目标定在国家科技奖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上。

第二年,浙工大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浙江省属高校首次获得这一奖项。浙工大牵头及参与共建的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也获批组建。

温医大发展规划处负责人陈栋国则表示,“具备了冲击‘双一流’的基本条件,但拿到‘入场券’后能不能顺利入围,要等到2027年才知道。”

在引进人才上,早在四年前,浙工大宣布“以超常规的培养机制、超预期的支持力度”推出“超级博士后”计划,博士后年薪可超60万元,面向全球常年招聘。

在学科建设上,2022年,浙江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实施“十四五”新一轮一流学科建设工程的通知》。将一流学科建设工程从高到低分为省登峰学科、省优势特色学科、省一流学科A类、省一流学科B类4个层次。

其中,省登峰学科的主要建设目标就是冲击国家“双一流”或学科评估 A+学科。省财政按每年每学科1亿元的标准,实行总额控制,进行建设补助。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张建海对此解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该校登峰学科,政策倾斜比较明显。与其他学院不同,计算机学院进人指标数量没有限制,“只要人才符合要求,质量高”。同时,住房补贴、薪资待遇和正高级职称比例都可以上浮到最高标准。

杭电还由校长亲自对接,引进学术副校长,涉及启动经费、团队配备和场地保障,“投入还是比较大的”。张建海介绍,浙江省允许有登峰学科的高水平大学,从国外引进学术副校长,“主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Posted on 1 July 2025 | 4:00 am
直击“夏季达沃斯”
Posted on 1 July 2025 | 3:58 am
泰国宪法法院裁定暂停佩通坦总理职务

当地时间7月1日,泰国宪法法院决定受理对总理佩通坦的弹劾请愿并暂停其总理一职

泰国总理佩通坦(资料图)

当地时间6月20日,泰国国会上议院议长向泰国宪法法院提交弹劾总理佩通坦的请愿,理由是佩通坦与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的通话内容涉嫌违宪及违反道德规范。

Posted on 1 July 2025 | 2:40 am
桂林平乐县人社局:虐猫考生被取消招聘资格

记者从桂林平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近日,苏某某参加广西桂林市2025年度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通过笔试、面试,进入考察环节。经考察核实,根据《桂林市2025年度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公告》第一条第四点、第十点规定,该考生不符合招聘条件,取消其招聘资格。

Posted on 1 July 2025 | 2:10 am
广州交警通报:一男子开车时低头看手机,车辆失控撞人致3死3伤

7月1日中午,@广州交警 发布情况通报:

2025年7月1日11时许,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一路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致3人死亡、3人受伤。接报后,警方迅速派员到场处置,并协助将伤者第一时间送医救治。现初步查明,肇事司机陈某(男,64岁)因低头看手机导致车辆失控,引发交通事故。

目前,陈某已被警方控制,排除酒驾、毒驾嫌疑,事故仍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Posted on 1 July 2025 | 2:01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