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说地

李银河:人究竟要不要将一切看淡?
松柏的冰凌 - 03/26/23 13:02

https://digest.creaders.net/2023/03/26/2590922.html

 

人只要陷入红尘之中,就有无限烦恼。因为生存竞争的激烈,处处陷阱,步步为营,人无法超脱,无法心静。要真正到达宁静的境界,只能看破红尘,无欲无求,没有其他的办法。

欲望其实是中性的,既非美德,亦非邪恶,人活着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是很正常的,只是不应过度浸淫其中,不可自拔。按照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理论,只要满足了生存、安全、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这几项欲望,就可以止步了。无论是过度地追求权力、金钱还是名望,都会戕害存在本身。因为一旦过度,权力金钱和名望就成了自在的目的,而与旁人相比,对这些目标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如果不能适可而止,将终身劳碌,而无法真正停下来享受自己的存在本身。

因此,修行是必不可少的。即使在最忙碌的时候,也应当是清醒的,使自己对自身的欲望处于自省、自觉和节制的状态。

修行就是将身边的事情看淡,将所有的人与事看淡。只要入世过深,就无法获得最终的超脱。学着看淡一切,尝试看淡一切,就是修行过程要做的事。当一切都真正看淡了,修行就成功了。

然而,内心的纠结在于,人究竟要不要将一切看淡呢?世间所有能够做成功的事情,必定是被看重的,如果马拉多纳不看重踢球,他不会踢得那么好;如果帕瓦罗蒂不看重唱歌,他不会唱得那么好;如果爱因斯坦不看重物理,他不会发明相对论;如果卡萨诺瓦不看重情爱,他不会成为伟大的情人。因此,可以说,看淡世事与保持生命活力是一对矛盾。

如果能够将生命力保持终身,永远对生活兴致勃勃,对一切兴致勃勃,直至生命终结之时,这当然再好不过,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很难到达的境界。厌倦、疲惫和冷漠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知不觉地占据人的身心,这是一个无可避免的自然过程。

我常常期望自己能够进入老僧入定的禅修状态,但是心中似乎还有绵绵不绝的生命活力在阻止我入定。解决的方案也许在一个常人意想不到的策略之中,那就是摆脱所有的世俗琐碎事情和寻常人际关系,而仅仅保留对美与爱的兴致,在有生之年不断地继续追求美与爱,直至生命的终点。

 1    5    272
bluesea55 - 03/26/23 21:11

写的很好,谢谢分享。 

是的,都是相对的,不可能完全无欲。如果没有热情和执着,怎么可能对付高难度挑战和挫折,人类文明不是躺平就可以创造出来的。都是那些有梦想的人执着的追求成功的。

松柏的冰凌 - 03/26/23 22:41

对的。我愿意永远有热情。但要看不同阶段的能力与可行性。

polebear - 03/26/23 15:53

这是一个有关生命终极意义的问题。如果知道生命和人生的终极意义,内心会有peace和joy 。无论外界或者个人境遇如何,这个peace和joy一直都在的话,就不必挣扎。人生就是一场journey!

青箐 - 03/26/23 14:51

我觉得是阶段性的,年轻人要有梦想和追求,有探险精神,到了一定年龄,因为时间的积累,更知道自己内心的追求,这时金钱,地位就不应该是生活的主导了。

二泉映月 - 03/26/23 13:12

同意,欲望是中性的的,要有一点,但不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