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说地

李光耀晚年直言:新加坡虽是华人国家,但不会“回归祖国”
松柏的冰凌 - 08/31/25 14:58

https://blog.creaders.net/u/33393/202508/524561.html

李光耀是个清醒的人。打造了一个独立以华人为主的国家。且搞得很好。

 

新加坡这个小岛国,总面积就700多平方公里,人口里华人占了大头,可它从建国起就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李光耀作为开国领袖,一辈子都在为这个国家操心。他晚年的时候,好几次在公开场合和书里提到,新加坡虽然是华人国家,但绝不会“回归祖国”。这话说出口,很多人觉得意外,因为新加坡到处是华人面孔,文化上和中国脱不开关系。可李光耀这么讲,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基于新加坡的实际情况和他的政治考量。咱们一步步来聊聊他的背景、这个言论的来龙去脉,还有后来的影响。

先说李光耀这个人。他1923年出生在新加坡,家族是早年从中国广东南下过来的移民。那时候东南亚华人不少,都是为了躲战乱或讨生活过来的。李光耀家境还行,从小上英文学校,接受英国教育。1940年代,日本占领新加坡,他的学业中断,但他没闲着,自学汉语找工作。日本撤走后,他去英国剑桥大学读书,专攻法律。1950年回国后,他不甘心只当律师,很快就卷入政治。1954年,他创立人民行动党,靠着为工人争取权益,积累了人气。1959年,新加坡自治,他当上总理。1963年加入马来西亚联邦,但没两年就闹掰,1965年独立。新加坡独立时穷得叮当响,李光耀得想办法让国家活下去。他推行英语教育,吸引外资,建工业园,搞严格法律,禁止乱扔垃圾啥的。这些政策让新加坡从第三世界国家变成发达经济体。

李光耀对中国的态度,一开始挺谨慎。新加坡是东南亚最后一个和中国建交的国家,拖到1990年。那时候中国经济发展还不快,李光耀觉得新加坡得靠西方技术起家,所以文化上也“去中国化”,学校大力推英语,华文教育缩水。很多华校关门,年轻人英语说得溜,但华语生疏。可李光耀不是反华,他纯粹是为国家利益着想。晚年他看到中国改革开放后腾飞,就调整思路,推双语教育,鼓励学华语。他觉得中国市场大,新加坡华人学好华语,能占便宜。但他反复强调,新加坡不是中国的一部分,不会“回归”。

这个“回归”说法,李光耀晚年直球回应过几次。比如2013年他出一本书,叫《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里面就讲到新加坡的定位。他说新加坡是华人占多数的国家,但不是中国人的国家,两者有本质区别。中国是大陆大国,新加坡是小岛国,地缘政治环境不一样。新加坡夹在马来西亚和印尼中间,邻国对华人有戒心,如果新加坡太亲中国,容易被视为威胁。李光耀的逻辑很简单:新加坡得中立生存,不能偏向任何一方。他举例说,新加坡华人移民几代了,早把这里当家,忠诚度在新加坡政府,而不在遥远的中国。有人问他新加坡会不会像香港澳门那样回归,他直接说这是无稽之谈,没那回事。新加坡独立50多年,建起自己的体系,经济靠全球贸易,政治上民主加权威管理,跟中国模式不一样。

为什么李光耀这么坚持?得从新加坡的历史看。独立后,新加坡面临种族问题,华人、马来人、印度人混居,得平衡各方。1960年代,马来西亚排华事件闹得凶,新加坡华人占比高,李光耀怕被卷入,得强调国家认同高于民族。李光耀的团队里,马来人印度人也有份,大家一起建国。他在回忆录里写过,早年共产党在东南亚活跃,新加坡华人社区受影响,他得防着被外部势力操控。所以政策上,他让新加坡国际化,英语成通用语,吸引欧美投资。结果呢,新加坡成了亚洲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扎堆。但李光耀晚年反思,觉得华语不能丢。中国经济从1978年改革开放后,一路向上,2000年后成世界工厂。新加坡企业去中国投资,学华语就成优势。李光耀2010年左右在采访中说,华人血统是新加坡的资产,但国家主权不能动摇

李光耀的言论不是空谈,他有实际行动。1994年,新加坡和中国合作建苏州工业园,这就是李光耀推动的。他多次去中国视察,分享新加坡经验,比如城市规划、环保管理。苏州园区的成功,让中新建交后经济合作加深。新加坡企业在中国设厂,中国游客去新加坡消费,双赢。但李光耀从没松口说新加坡要“回归”。相反,他警告新加坡人,别被文化情感冲昏头,国家利益第一。2011年他卸任资政后,还在写书讲话,强调新加坡的独特路径:小国无外交,得靠智慧生存。

这个观点在新加坡社会有回响。很多新加坡华人认同李光耀,他们觉得自己是新加坡人,先考虑本地事。中国发展好,大家高兴,但不会想“回归”。新加坡教育现在双语并重,小孩从小学英语华语,文化上保留中秋春节啥的,但政治上独立。国际上,新加坡和中国关系不错,贸易额巨大,但新加坡也和美国欧盟保持平衡。2015年李光耀去世后,他的儿子李显龙继续这个政策,当总理时多次说新加坡是主权国家,不会选边站。

李光耀的晚年直言,其实反映出小国生存的现实。新加坡华人国家身份是事实,人口74%是华人后裔,街头到处中餐馆、寺庙。但“回归祖国”这种想法,在李光耀看来不现实,也没必要。中国是文化根源,新加坡是现代家园,两者并行不悖。他在书里分析,中国崛起改变亚洲格局,新加坡得适应,但不能丢掉独立性。这话说得很接地气:新加坡人得自力更生,不能靠别人。新加坡经济奇迹,靠的就是这个思路。从人均GDP看,新加坡现在超6万美元,远高于周边国家。李光耀的遗产,就包括这个清醒认识。

 

 2    0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