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里短

古时状元都做官,我祖上曾出过1个状元,但官做得不大
二泉映月 - 11/18/25 08:58

 2    12    214
appleton - 11/18/25 20:28

这位状元,应该是泉班十代左右的先祖吧?

二泉映月 - 11/18/25 21:05

不知道详细。1930年代修过完整家谱,改开后又全面更新过。我网上找到家谱,有二十??卷,我试图找我外公,但在网上查看很不方便,一代一代分叉出来,结构复杂,最后放弃不找了。

我现在想知道谁的情况,就查Google或问AI。比如这个全才表舅,美国物理博士,哈佛英国文学硕士,北大物理系主任,国民党中央资源委员会/机器制造厂总经理,少将专员,国民党中国驻美大使馆参赞和技术顾问,49年后几次受邀回国,但一再拒绝,连旅游探亲都不去,直到去世。

appleton - 11/18/25 16:23

32岁中状元,49岁就去世了。去世的年龄,算是比较年轻的。

如果活到65岁以上,估计官位会更高,三品或二品都有可能。

以前应该也是论资排辈的,年轻的新科状元也需要从地方官员的职位上历练,也要等到高位的官衔空出来,之前几年的状元也在排队。

二泉映月 - 11/18/25 16:28

是的, 去世太早。这个先祖,科举进入最后3名,但没获状元,官至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应该是一品了。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B%E9%8F%8A/4184443

苏州王鏊祠堂照片,下次回国该去看看。

xyz3 - 11/18/25 17:05

我和泉班可以攀老乡了。我妈也是东山人。我外公外婆都是东山人。 

刚刚查了地图,王鳌故居(学士街)离开我外婆在苏州市内住的地方(景德路对面的汤家巷某横巷里)很近。我在那里住过3年多。就没有去参观过。 小时候一生病就去儿童医院。也就在附近的景德路上。 那个地方离开苏州正中心’察院场‘一站路。 站名叫‘黄鹂坊桥‘。 

才意识到,学士街大概就是因为王鳌曾经当过大学士而得名。 

二泉映月 - 11/18/25 17:13

是的,国内表格籍贯一栏我一直填苏州的,是我妈的意思。我大姐,二姐小时候被寄养几年在苏州老家,很熟悉那里的亲戚,老宅房子。我年轻时不在乎这些,现在觉得还是该去拜见开山先祖。

xyz3 - 11/18/25 16:30

泉班这位先人在清水衙门当京官的话蛮清苦的。类似中央党校马列教研室主任之类的官员。 

而且苏州人在北京有诸多不习惯。冬天许多蔬菜都吃不到。 

当山东学政有地方供养会好些。记得高阳的书里面提到,学政管考秀才。科举录取结果出来后,被取中的秀才,举人,进士是可以公开向‘老师’送礼的。 这不算行贿。

二泉映月 - 11/18/25 16:36

别说那时,我80年代中期去北京开会吃食堂,发现馒头象砖一般粗硬,其他食物质量也差不多。

xyz3 - 11/18/25 13:39

王家是苏州洞庭西山和东山那一带的大家族。

学政是从二品。官的品级也不小了。记得‘胡雪岩’里面王友龄最早见到何桂清时候何就是江苏学政。可以直接给皇上写奏折的。 

二泉映月 - 11/18/25 13:54

哦,那官阶还是高于状元里的平均值的。

xyz3 - 11/18/25 15:27
修正一下,泉班的祖先大概是官至4品。
挺奇怪的,清朝的这个官位品级不一定高。但是地位却比布政使(又称藩司,从二品)和按察使(三品)高。
 
 
接下来这段来自Google  ‘学政几品’
----------------------------------------------------------------------------------------
学政
没有固定的品级,其品级取决于其本来的官职品级。在清代,学政是由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如侍郎(从二品)、京堂(三四品)、翰林官(五六品)等,所以其品级并不固定,而是参照其原品级。 
 
  • 品级不固定:学政本身不带有品级,而是依照其原来的官职待遇。
  • 来源:学政通常从翰林院、六部、大理寺等中央机构中选拔,这些官员通常是进士出身。
  • 地位:虽然品级不固定,但学政的地位很高,与巡抚、总督之下,在布政使、按察使之上,并有监督地方事务的权力。
  • 朝代:学政制度主要在清朝时期确立。 
---------------------------------------------------------------------------------------------------------
 
 
 
下面这段来自百度
---------------------------------------------
 
詹事府是明清两朝管理宫廷事务、辅佐太子的中央机构,始设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主官为詹事(正三品)、少詹事(正四品),统辖左春坊右春坊司经局,负责太子教育、文书纂修及皇家礼仪事务。明初由尚书、侍郎等重臣兼领,中期后逐渐演变为翰林官员升迁中转机构 [2]
--------------------------------------------------------------------------------------------------
 
 
二泉映月 - 11/18/25 15:35

嗯。更可能是4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