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1日 鲁宾斯坦 肖邦系列 - 叙事曲 和 谐谑曲(Artur Rubinstein)

汉八刀

今天听犹太裔美国钢琴家阿图尔·鲁宾斯坦(Artur Rubinstein,1887 - 1982)的肖邦系列专辑《叙事曲和谐谑曲》(The Ballades and The Scherzos)

肖邦一生共创作了四首叙事曲体裁的钢琴曲,这四首叙事曲写于1831至1842年之间,也就是肖邦21岁至32岁这段充满青春朝气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肖邦音乐创作上的高峰期。他创作的四首叙事曲,规模宏大、气势恢弘,具有史诗性、戏剧性,具有广阔的交响性发展。他是历史上第一个把叙事曲这一体裁运用到钢琴曲创作上来的作曲家,他为叙事曲这一体裁领域内的发展、为李斯特和其后的交响诗、交响画、音诗、音画等奠定基础。

g小调第一叙事曲(Ballade No.1 in g minor Op.23) ,作于1831-1835年间,公认是根据密茨凯维支的爱国主义的史诗《康拉德•华伦洛德》(Konrad Wallenrod)的影响而写的,叙述的是14世纪时,立陶宛人反抗日耳曼武士团的斗争。立陶宛人乌尔特•冯•斯塔丁幼年被俘,在日耳曼武士团的抚养下长大。与他同时被俘虏的立陶宛民间歌手哈尔班,暗中以爱国思想感化乌尔特。乌尔特在他的潜移默化下,酝酿着复仇的大志。后来在战争中,乌尔特被立陶宛俘虏了过去,并去了立陶宛大公的女儿,阿尔多娜。夫妻二人决心牺牲自己的一切来挽救祖国的命运。阿尔多娜资源以修女的身份,关在尖塔上的小屋,直到死去。乌尔特则改名换姓为康拉德•华伦洛德,回到了日耳曼武士团。在取得了武士团的信任并掌握大全之后,他做了许多倒行逆施的事,使武士团一败涂地。后来事情终于泄露,在乌尔特被处死的前夕,他和塔尖上的阿尔多娜作了悲惨的诀别。在这部诗中,诗人塑造了康拉德•华伦洛德这一民族英雄的形象,充满了爱国豪情和强烈的复仇愿望。肖邦则借着诗歌来号召波兰人民为了祖国的独立和人民的自由而斗争。肖邦准确地把握了诗中主人公无谓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那种贯穿整首诗的悲剧性气氛,将它们充分地体现在这首叙事曲中。

F大调第二叙事曲(Ballade no.2 in F Major Op.38),作于1836年,题献给舒曼舒曼在《音乐新报》评论肖邦《第二叙事曲》时写道:“我们必须注意到《F大调叙事曲》是一首非常出色的作品。肖邦已经写过一首《叙事曲》Op.23 ,那是他最狂热和最有独创性的作品之一,但新的这首是不同的。在艺术性上逊于第一首,但幻想及情趣则并不多样,其中热情奔放的插部似乎是后来加进去的。我记得很清楚,当肖邦在演奏这首《叙事曲》时,是结束在F大调上,而现在则结束在a小调上。”

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Ballade No.3 in A-flat Major Op.47), 作于1840-1841年。这是肖邦所有叙事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舒曼曾评价这首乐曲,“这首叙事曲的形式、特征、与肖邦的初期作品全然不同,应该说是属于最具有独创性的创作。”这首叙事曲不象前两首有那样激烈的戏剧性,而仅有一定的叙事性和抒情性。也有人认为它与密茨凯维兹的另一首写斯维切济湖的长诗有关,这首长诗是叙述对爱情不忠诚的人终遭报应的民间传说故事,但至今无法确认此间的联系。有些肖邦传记研究专家把它和海涅的诗《罗列莱》联系在一起。

f小调第四叙事曲(Ballade No.4 in f Minor Op.52),是肖邦此体裁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创作于1842年。关于这首叙事曲的标题性构思,没有任何材料。从性质上说,它与肖邦其他几首叙事曲很不一样。这不是戏剧性的史诗,而是一个抒情的故事,整个作品中,作曲家完全没有采用情绪的对比,只有一些抒情色彩相近、而音调完全不同的音乐形象相互交替,仅在末尾才出现肖邦大型作品中特有的悲壮、激昂和慷慨的形象。它是肖邦晚期心情的自我抒发,没有较为具体的标题性。在音调及和声风格上,这首叙事曲比其余三首更富于色彩性,也更典雅秀丽,使得它与肖邦晚期的作品,如《船歌》和《幻想波洛涅兹》相近。在这里,具有忧郁和幻想气质的抒情,叙事性的主部主题通过变奏发展加强了基本感情的色彩。在第三次陈述时,活跃而紧张的运动带来了惊惶不安的色彩。副部则用了和声变奏手法,使明朗、柔和的抒情主题获得了色彩的变化。

b小调第一谐谑曲(Scherzo No.1 in b Minor Op.20),作于1831年,于1835年出版,献给亚布烈希特。第一主题是暴风雨般的狂烈,第二乐章注明慢板处,有怪异的和弦。作品为三段体式。乐曲开始时有两个不协和和弦,曾经大大地震撼了肖邦时代的人们。紧随其后的第一主题带着暴风雨般狂烈的热情在回旋,肖邦像是在此处发怒、反抗、质询一般。第二主题开始时有着怪异的和弦,慢慢地奏着,呈现出非常不愉快的音响; 但这一主题的后半段曲速加快,又产生出活泼而优美的效果来。第一、第二主题,都极有独创性。徐缓的中间段带有丰富的色彩,采用了一首波兰古老的摇篮曲,像是对亲爱的祖国的回忆,也像是祖国母亲在安抚着她那些心头满是创伤的儿子。B大调上轻快流畅的十度音,被认为是肖邦的特色,这部分与充满动摇感觉的第一段形成鲜明的对照。接着开头部分的不协和和弦带着突变的情绪出现,但中间段的“美梦”并未被这突如其来的一拳所击破。然后第二主题前半段的怪异和弦又相继出现,重新引入了不断挣扎、搏斗、渴求的情绪,直到结束仍未看到光明的前景。

肖邦四首谐谑曲中,最著名的就是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Scherzo no.2 in b-flat Minor Op.31),这也是唯一具有谐谑性质的一首。作于1837年,献给费斯登西斯丁伯爵之女。它没有第一号的悲剧性冲突,而有一定的幻想性和戏剧性,其中也不乏抒情、歌唱性的优美段落,因此,成为经常被演奏、最受欢迎的一首。舒曼说:“这首谐谑曲热情的性格,使人想起以前肖邦的同类曲子,非常富于魄力,把简单、容易、大胆、可爱、憎恶都熔于一炉,把它比拟为拜伦爵士的一首诗,并非是不恰当的。”作品由急板半音量柔声的第一主题第一乐句开始,封·隆兹认为这是质问。然后是轻快与优美,然后“沉迷于思念、诧异与憧憬”,终结部有力而又热情。

升c小调第三谐谑曲(Scherzo no.3 in c-Sharp Minor Op.39),作于1839年夏,献给阿道夫•古德曼。这首谐谑曲的主题素材精炼、结构简明,全曲基于主题与两个副主题强烈对比的音乐形象。引子为威风凛凛的号召声,引出坚毅、挺拔的主部主题,用双八度齐奏,速度标记是有魄力的急板,令人感到贝多芬式的雄壮气魄,并具有鲜明的管弦乐色彩。这是肖邦音乐中少有的篇章,在这里令人感到钢琴的调色板已不能满足肖邦了。尼克斯说这是“显著的心情浮动”。速度转慢的第二主题在降D大调,有着圣咏合唱的风格,把听众引进了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意境中。“管风琴”奏出的和弦与“水晶”般清澈晶莹的经过句相互交替,极富于色彩性。如果把经过句抽掉,把旋律衔接起来,俨然一支带有田园民歌风的沉思默想的曲调。在这第二主题里还可以听到圣咏的余音和民歌的风味,可以感觉到大自然安谧的诗意,但最主要的是内心的宁静。中间插入的竖琴般的经过句给音乐带来了新的色彩,但并不破坏它基本的情调。副部以后是一个不大的段落,发展着两个主题的因素,其中第二主题的宁静气氛逐渐变为第一主题的刚毅气概,在多种优美转调的变化中进入再现部。再现部保持着两个主题的性质。肖邦把第二主题移至E大调上,从而加强了两者间的对比。最后在激烈而热情的尾声中,全曲结束。

E大调第四谐谑曲(Scherzo No.4 in E Major Op.54),作于1842年,献给珍妮•德•卡拉曼小姐。这是肖邦最长的一首谐谑曲,在他的这种体裁的作品中占有特殊地位。肖邦晚年健康每况愈下,但他的精神、感情并不随之虚弱,相反地却相当坚强,这一点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感觉出来。这首最后的谐谑曲,比他在8年前发表的第一谐谑曲更为优异、轻快,也隐藏着幸福的情绪,奔放而充满喜悦。其乐思单纯、明朗,没有前面三首那样华丽而富于幻想性。乐曲主题和其他谐谑曲一样,为3/4拍的急板,活跃而轻巧,是一连串飞掠疾驰的形象,充满光辉。这是一系列不同的、有时语言难以说明的情绪在相互更替——它们总的情调是明朗的,但抹上了一层“回忆”的忧郁。这是对少年时代的回忆,对那些永不会忘记也用不能返回的一切愉快美好的回忆。中段主题旋律纯朴如歌,非常出色,对于肖邦来说,它有点出乎寻常。这支忧伤沉思的圆舞曲似的旋律,毫无疑问是由生活浪漫曲的音调发展而成的。全部“回忆”情绪的意境以一个短小的结尾结束,这是全曲中最优异的,不论是技巧、内容,都有到达巅峰的感觉,表现出肖邦谐谑曲所特有的、精神奋发的气势。

 2  6           
评论 
xyz3 - 04/01/22 15:40

其实肖邦的4首叙事曲都非常好听。美国生活对中年人来说,节奏太快,往往都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品味这些精品了。

汉八刀 - 04/01/22 21:36

是的,它们不像波罗乃兹一听就被吸引,需要反复多听才能慢慢感受。

xyz3 - 04/02/22 14:07

中国大陆约1984年放了一部波兰(1976年拍的)电影。

Con Amore  by Jan Batory

Amazon上有DVD,前一阵真的去买来了。 可惜是波兰语。 没有Subtitle。

里面背景是肖邦钢琴大赛。 不过可以看到那时的波兰生活水平就比中国高许多。

有许多肖邦作品的优美片段。 当时不知道是哪部作品里面的。比如下面这首

Rondo à la Krakowiak


下面这个Sonata No.3 (作品58)第3乐章,是电影里面教授给男主人公上课的一段。

具体是从2分钟出头的那个主题。

汉八刀 - 04/03/22 21:07

电影没看过

xyz3 - 04/04/22 18:52

这个电影今天看来有点‘幼稚’,不过当年没啥别的看。我们大一时候,教英语的中国老师是个老右派,单身。他就鼓励我们去看外国电影。有次甚至自掏腰包让我们去看一部匈牙利电影。

汉八刀 - 04/06/22 12:16

真是好老师

   标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