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琐忆--小孩子眼中的文革:灭蚊运动

石头村

我们小时候住的院子其实说不上大院,只有一栋二层楼房在一个院里。院里空地很多,杂草丛生,所以蚊子苍蝇很多。其实不光我们院里是这样,当时基本上到处蚊子苍蝇都不少。南方夏天天气很热,当时又没有降温设备。不要说空调,就是电风扇,也是文革后才大量生产,多数人才能够买到。所以当时人们夏夜都在外面乘凉,多数人还在露天搭上一个竹床,在室外睡觉,不像室内酷热难忍。可是蚊子是一个大问题,就需要点上驱蚊的东西。当时蚊香还算比较贵的东西,并且用在室外效果也不好。我们最常用的是一种称为蚊烟的东西,用一层黄纸包裹着一些植物类的东西,好像一条长蛇一般,点起来浓烟滚滚。用在室内可能不好,烟太大,但在室外正好,驱蚊效果似乎不错。

当时经常提倡爱国卫生运动,所以会组织大家打扫卫生,这种活动应该全国上下都差不多。但我记得我们那里有时候会有一个全城统一灭蚊的活动,也应该属于爱国卫生运动的范畴,但这个活动其它地方是否也有我就不知道了。这个活动除了打扫卫生外,接着还有全城统一熏蚊子,我似乎没有听别的地方的人说过类似举动。

通常举行全城灭蚊活动是在夏天,白天各单位,学校到处清理完之后。等大家吃完晚饭后,大喇叭全城广播,让大家都离开家,去到长江边上纳凉。当时大家吃饭都比较早,乘着天还亮,每家不论老小都到江边。平时除了游泳的人,多数人还是在家附近乘凉。现在没有办法所有人都必须呆在江边。对于我们住得距长江不远的人家来说,走上几分钟到十分钟到江边倒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对于住在高处的人家,可能就要走上半个小时或者更多就可能很不愿意,可是还不得不遵从命令。一些本来不愿意出来的人们也不得不被迫离开家门到长江边。

呆在江边的人有一部分在江里游泳,但更多人则只是坐在江边看人。城市里面到处都是成堆的熏蚊之物,我觉得是锯末中加上一些别的什么成分。等到时间一到,全城开始点烟,片刻之后,从江边向上望,但见整个城市笼罩在浓烟之中。我不知道是否有任何网友看见过整个城市笼罩在浓烟之中的情景,反正我以后绝对没见过。如果这时还没有出来的人们不知道在浓烟中的滋味如何,呼吸道有毛病的人会不会由于呼吸困难窒息而死?也不知灭蚊效果如何,有多少蚊子会死于这种大屠杀?这种活动让我想起以前全民灭四害之一的麻雀的情景,据说是全国到处敲锣打鼓驱赶麻雀,导致不少鸟儿因为找不到地方栖息而飞行疲劳致死。这样全城一起行动也导致蚊子,苍蝇无处可逃。

整个过程大概会延续一到两个小时。人们坐在江边,看着浓烟渐渐散去,还有随之散去的酷暑之气,在江边歇息够了,慢慢踱回家睡觉。我其实现在没有印象这么折腾一次有多大的效果,肯定还是有一定效果的,至少可以管几天吧。每年夏天都会全城杀蚊,但究竟是一年一次还是一年多次我就记不太清楚了。但组织一次这样的活动并不容易,要将全城人民都赶到浓烟熏不到的地方,不然有人困在浓烟之中时间长了会不会出人命就没人知道了。我们城市有个特点比较适合这种活动,一是临江,而且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山坡。所以大家可以到长江边上纳凉,浓烟是往上走的,不会有烟熏的可能。如果平原城市就不知怎么办了,尤其是大城市,那么多人躲什么地方去?即使在中国特殊体制下,也只有在文革这种特殊环境下才能实施,正常情况下即使在我们这种小地方也没有办法将所有人全部驱赶到江边呆着。所以后来这项活动就没有了,我记得可能76年以前这项活动就被取消了。

 1  4        
评论 
snow_light - 04/22/21 15:00

是不是灭麻雀,灭老鼠,灭苍蝇,那时人们好有时间折腾😀

恋子 - 04/21/21 21:03

说到蚊子,小时候家里蚊子多是多了些,但让它咬一口,似乎没人太在乎。所以人们形容打针不疼,都说“就像让蚊子咬了一口,没事的”。

80年代初,随着美国进口计算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一批花蚊子,真得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痛(痒)不欲生。

石头村 - 04/21/21 20:48

其实那时代的人也都不优闲,都为稻粱谋。

Kotalpa - 04/21/21 18:51

好有意思,我小时候就没这样的事情,估计就是你说的,这种方式只适合山城吧。小时候都是奶奶扇着扇子哄我睡觉,有时候她扇着扇着就睡着了,可我睡不着,我就摸她的她,翻她的眼皮玩,接下来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

感觉现代人过的很辛苦,文革,包括八十年底初期的时候,好像大家都挺悠闲的,不过我那会儿小,也许我爸妈不这么认为吧。

   标签分类